古代人们常用工具来测量长度,比如古埃及人使用绳子丈量土地。有人想出可用身体一部分做测量工具,如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距离称作1柞,成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称为1度,在我国古代丈量土地的时候,也经常用步数来计算。于是,出现了用木板、骨片、竹片及金属板等制成的固定尺,就是尺子的雏形。
近现代,3尺≈1米(m),1尺≈33.3333厘米(cm)。《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孔子有多高呢?如果按照现代长度单位的标准来计算,十寸等于一尺,三尺等于一米,那么孔子足足有3.2米之高!
现在人们为了增加自己说话的可信度,经常会在主要内容前面加一句话,我堂堂七尺男儿……以现代尺度的标准,古代“七尺男儿”得是人均姚明plus的水准(人均2米33)。
那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齐国宰相晏子“长不满六尺”——身高没到2米就被楚灵王开狗洞迎接来羞辱了,难道战国时期的狗均长2米?
以常理推想一下,就知道这个数据大有问题。问题不在司马迁的记载,而在换算过程中度量衡的古今差异上。中国古代每个朝代说的“一尺”几乎都不一样长,这曾是一个困扰历史学家多年的问题。战国时期一尺长为23.1厘米,据此可算出孔子身高约为2.22米。而“七尺男儿”是春秋战国时期对成年男子的概指,七尺就是1.61米左右,实际上并不算高。
而在2017年,考古专家在江西发现了海昏侯墓,除了一墓的黄金之外,还出土了一些重要参考文物,包括失传了1800多年的《齐论语》、屏风等等。
其中,屏风上面画了孔子的形象,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孔子像,屏风用一句话记载,孔子身高七尺九,按照西汉尺计算,孔子的身高就是1.89米或1.91米,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夸张的2.2米,这更符合实际。
海昏侯墓下葬时间比《史记》要早几年,更接近孔子的时代,屏风的出现结束了争议了几十年的孔子身高。
在孔府的档案里,有一份描述孔子形象的材料,还说到孔子的腰围,说先生身长九尺六寸,腰大十围,所谓的围,我们按一围是30厘米计算的话,孔子就有三米粗的腰,要是让孔圣人听到了,脾气再好也得急吧?
真实的孔圣人,也许确实是个头不小,但并没有九尺六寸那么高。为了提升孔圣人的形象,汉代的文人就对孔子的身材进行了一定的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