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生活常识,丧事祭祀活动中,行礼时头上有帽子的,应当脱掉。行鞠躬礼时,应当将帽子脱掉端在胸前,军人用右手,其他人用左手。行跪拜礼时,应当将帽子脱掉放在地上,丧事行礼放右边,吉事行礼放左边。
这是习俗讲究,也是礼仪规定。我们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脱帽即免冠,帽子与冠本来是不同的,近代以来不分了
按《仪礼---士冠礼》的规定,士有冠,大夫、诸侯、天子有冠,一般庶民百姓,没冠。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士,是管理国家的人,是有身份的人。所以戴冠不是生活需要,而是一种身份标志。
一般庶民百姓,头上包一块头巾,这个包头的头巾,就是帽子。所以,帽子是生活需要,是服饰穿戴的组成部分。中学课本中贾谊的《过秦论》有:“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这个黔首,就是指头戴黑巾的老百姓。秦人尚黑崇水,黔即黑。
《仪礼》《礼记》《朱子家礼》等礼仪典籍文本,《大唐开元礼》《大宋政和礼》《大明会典》等朝廷诏令的礼仪制度文本,都有单独的“冠礼”篇目。就是说,从西周开始,一直到明代,二千六百多年,冠礼一直都是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的规范礼仪。怎么加冠?怎么裹头巾?都是有明文规定的。
清人起源于东北的山野之间,出于御寒的需要,身上穿的都是紧身衣服,头上戴的是狗皮帽子。入主中原后,为了统治需要,对汉人的峨冠博带和宽衣舒袖进行限制、压制和废置。舒展飘逸的汉服唐服没了,旗袍来了;标识身份的冠没了,护头的帽子来了。朝廷诏令全国施行的《钦定大清通礼》没有冠礼,实际就是取消了冠礼。现在在南方一些地区,还有过20岁生日的,就是冠礼的传承。
晚清以来,我们的服饰受到西方穿戴的影响,带沿的帽子出现并迅速流行。这个时候,冠和帽子的意思就一样了。
2、脱帽去冠在礼仪上是除身份,表示对行礼对象的尊重
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人,冠在形制、款式、材料、做工等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口语中说官员头戴乌纱帽,就是用黑纱做成的官帽。皇帝戴的帽子叫冕,其他人不能用。
拿清代官员来说,上朝戴的帽子叫朝冠,出行交往戴的帽子叫吉服冠,家常生活戴的帽子叫常服冠。清代之前,官帽的帽翅在两边,清代官员的帽翅在后脑勺,叫翎。电视剧中常听到皇帝赏臣子单眼花翎、双眼花翎、三眼花翎等,就是一种待遇和身份。
实际生活中,冠不仅是一个人的身份标志,还是一个人的成人标识。按“冠礼”的规定,男子二十岁加弱冠礼,女子十五岁加及笄礼,标识成年可以婚配。就是说,加冠是结婚的前提条件,不加冠不能结婚。想提前结婚的,必须提前加冠才行。
行礼时免冠脱帽,就是去身份,除尊卑。逝者为大,祖宗为大,神灵为大,我就是平常平素之人,表示对行礼对象的尊重。
从生活实际的角度来说,丧事和祭祀都是神圣庄严的崇高礼仪事项,行礼时戴帽子,动作实施不方便,弄不好帽子会掉的。这样显得不够庄重和崇敬,礼仪的意思就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