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用语穿插在年轻人的日常交流中,没有几个梗“防身”都会被叫做“山顶洞人”,热梗不仅成了茶余饭后的娱乐,而更像是种新型社交的新规则,对网络热梗持有一定了解正在逐渐成为融入一段对话的敲门砖。比如在喜欢某样东西时可以表达“锁死”,在旅游行程很满时可以说自己是“特种兵”,在表达温柔的拒绝和委婉的反对可以用“雨女无瓜”……
那么,“热梗”源自何处?热梗,源于英文词汇“meme”,最早由理论家理查德·道金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指的是将文化符号传播到其他人之间的一种方式。而在互联网时代,热梗指的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大量被模仿和引用的具有幽默、创意或反讽等特点的图片、视频、电影台词、网络语言等。
虽然“热梗”看似只是网络上的一段文字或图片,但背后往往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符号和隐喻。网络热梗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戏仿梗、情感梗、段子梗等不同的类型。对于每一种热梗,它们都有自己的流行场景,例如社交媒体、影视作品、游戏、动漫等。这些“梗”背后凝结的是某一群体对某一价值观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折射出的是个人对融入某一群体的渴望。如在二次元圈中十分知名的“进击的一米六”“阿珍爱上了阿强”“我秃了,也变强了”等动漫梗,圈内成员通过日常玩梗引发着彼此的情感共鸣,也在借助这一过程强化着自身的群体归属。从“梗文化”中可以看到,人们借助网络热梗实现了网络信息交流、情感共享以及身份认同。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玩梗”的过程中会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对严肃议题的泛娱乐化会侵蚀青少年的“三观”、“文字失语症”威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语言暴力污染网络文明环境、低俗梗会带坏社会风气……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自身媒介素养,合理“玩梗”,警惕热梗背后的信息操纵和虚假传播,保持理性和批判性思维。其次,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些网络热梗兴起背后所蕴含的群体的社会心理以及它们折射出的社会问题,真正理解和欣赏网络热梗背后的文化符号,更好地理解当下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在未来并加以适当引导使其朝向正轨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