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白居易的诗以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历来为人所称道。不过相较于就像大白话的诗歌语言,白居易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闲适思想,以及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基本吻合而影响更为深远。
譬如,我们所熟知的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宋代文人,就或多或少受到了白居易这种闲适思想的影响。这也就是宋代龚颐正在《芥隐笔记》中提到的“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名号论一说。那么白居易是如何在自己的诗中以就像大白话的诗歌语言,来表现这种深远意蕴的呢?
本文就让我们通过白居易的一首诗《白云泉》,来体会一下这种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闲适思想。正如诗题《白云泉》所说,白居易在这首诗中,便是借助了眼前白云和泉水的逍遥自由,来寄托自己早日摆脱世俗,能够实现闲适生活的一种渴望。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白居易的这首《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首句“天平山上白云泉”,即天平山上有清澈可人的白云泉。天平山,在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西。据《吴郡图经续记》载:“天平山,在吴县西二十里,其上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白云泉,又有“吴中第一水”的美誉。可见白居易在开篇便为我们点出了吴中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
另外,这一句还符合了白居易作诗真实可信的标准。白居易曾在《新乐府序》中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应“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也就是说,诗歌必须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能便于入乐歌唱。
次句“云自无心水自闲”,即云卷云舒,无牵无挂,泉水奔泻,从容自由。一般来说,写了“天平山上白云泉”,按道理应在后面突出自然景致的具体特点,诸如天平山的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之类。但白居易却直接强调了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一方面是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另一方面则是强调诗人对云水这种逍遥自由的渴望。
最后“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则紧承次句诗意,说白云泉,你既然有这种自由自在、自得自乐的境界,又何必再冲下山去,给原本就多事的人间再添波澜。这里白居易以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着社会上的风浪,表明自己早日摆脱社会风浪的一种渴望。
从这里的“何必”二字,还可以看出白居易将白云泉进行了人格化,恰似以一种不理解的口吻询问白云泉,你已经那么清澈而自由了,又何必再冲向山下这个大染缸呢?正如清代田雯在《古欢堂集》中对白居易诗的评价:“乐天诗极清浅可爱”,这两句诗不就体现了这一点吗,写得可爱、风趣。
综观白居易的这首诗,若以山水诗来看,它宛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因为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和白云泉的风采,而是着重表现天平山上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以此来寄托自己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闲适思想。总的来说,白居易这首诗,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